网民热捧“桥坚强”:钱塘江大桥为何74年屹立不倒?
新华网杭州7月23日电 (“**网事”记者章苒、王政)
杭州钱江三桥引桥塌了。距离它建成通车不过14年。
但是与它同江一望的钱塘江大桥,74年来任凭风吹浪打,岿然不动,被网民热捧为“桥坚强”。
如今亚星游戏(中国区)·集团官网不缺资金,也不缺技术,钱江三桥和钱江大桥相比,到底缺了什么?茅以升的女儿、全国政协委员茅玉麟接受新华社“**网事”记者采访时说,钱塘江大桥已经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但是茅以升身上那为千秋万代修桥的精神,不能只保存在博物馆里!
【核心网事】钱塘江大桥等被网民捧为“桥坚强”
面对近期频频发生的塌桥事故,网民“城事不足”发帖问:茅以升修的这座桥,设计寿命50年,已经超期24年,就是不倒,连大修都没修过,这是神马道理?又有网民曝光投资11个亿的武汉白沙洲长江大桥(武汉三桥),10年维修24次,而与它相隔3公里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54年仍在健康运行。
有网民为如今的“桥脆脆”树立了一批“桥坚强”榜样:赵州桥,建于隋朝大业年间,至今1400年;钱塘江大桥,74年(由于战争原因曾主动断桥11年);武汉长江大桥,54年;南京长江大桥,43年;哈尔滨松花江大桥,110年;宁波奉化江上灵桥,75年,这座桥由德国公司设计,这家公司经历二战,竟仍然保存着灵桥的档案,前不久还寄来文件提醒业主及时维修。
【延伸阅读】钱塘江大桥:“良心桥”“放心桥”的典范
(一)设计时速20公里,如今能跑120公里
钱塘江自古江流凶险,杭州有句旧谚语叫“两脚跨过钱塘江”,用来讽刺说大话的人,因为“这从来不可能”,如今,江上已经架起十座桥。而开创**人自主建造现代桥梁史的,正是钱塘江大桥。
20日,记者来到六和塔下、钱塘江岸。钱塘江大桥连接西湖风景区和钱江南岸,是一座双向车道双层钢桥,桥两端武警持枪守卫,神情肃穆。
钟光明说,放到今天的标准来看,钱塘江大桥不仅超期服役,而且也超限、超载。“工程班子每次为大桥做完评估,都肃然起敬,当年是真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在做。”
上海铁路局杭州工务段钱塘江大桥车间30多名养护工负责养护大桥,每天通车高峰过后,养护工们就来到桥面上,用锤子敲敲打打,检查大桥健康状况。
大桥至今没有进行过技术上的大修,2000年的维修是规模**大的一次,仅仅是更换了公路桥的桥面板。“我说一件事,你就能知道这座桥有多牢固。这是一座炸药不放对位置都炸不掉的桥。大桥的5号、6号桥墩在1937年、1944年和1945年被炸过,但至今仍能正常使用。”钟光明说。
“茅以升他们是把修桥当成百年基业来做的。”钟光明说,“如果没有这种精神,当时的条件不可能成就这样的伟业。”
在钱塘江大桥的修建中,茅以升的角色相当于今天的桥梁项目业主指挥部指挥长,融资方式采用收费还贷,跟今天公路建设方式一样。茅以升不仅要苦思施工方案,还要四处奔走融资,更要节约费用,监管支出,同时培养国内技术力量,**大的困难是,大桥尚未竣工,战火已经烧到了钱塘江边。
茅玉麟说,**近10天以来,桥梁坍塌事故频发,令人痛心。**在桥梁设计、施工、监理各个方面的水平都没有问题,但是利益交换、层层分包造成某些工艺的缺失,程序上的省略,导致设计的要求达不到,再加上日常管理和养护比较落后,所以当超载出现时,直接导致桥梁事故的发生。
记者离开钱塘江大桥的时候,已经是傍晚。落日的余晖洒满茅以升先生的铜像。“建桥,建得不好还不如不建”,茅以升的这句名言,久久回响在耳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