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湖北亚星官网科技灌浆料营销组采编
灌浆料的历史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即起步阶段、飞跃发展阶段、稳定发展阶段。起步阶段我国灌浆料外加剂的研制和应用起步几乎和美国等国是同步的。20世界30年代,上海就有了加气灌浆料的生产和应用,当时采用的加气剂是铝粉。40年代后期,我国港口灌浆料中就开始使用引气剂。1950年,当时的重工业部华北窑业公司以松香为主要原料研制的松香热聚物引气剂,其性能超过美国的“文沙树脂”,在武汉长江大桥、北京永定河闸门修复、佛子岭水库大坝等灌浆料工程中应用。1948年,上海铁路局研制出了亚硫酸盐纸浆废液塑化剂。1952年,铁道部组织有关单位研制出了苇浆废液浓缩物和亚硫酸盐酒精废液浓缩物。1956年,当时的国家建委颁发了《水泥混凝土掺用引气剂的暂行规定》.1957年,铁道部出版社出版了我国**本灌浆料外加剂专著《塑化剂及其在混凝土和砂浆中的应用》。我国20世纪50年代起就广泛采用氯化钙和氯化钠为早强剂,但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应用技术跟不上,在外加剂的使用上出现了一些问题,给外加剂的推广应用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如大量使用氯化钙引起的钢筋锈蚀问题,由于引气剂质量引起的灌浆料强度损失,木钙掺量过大而引起的混凝土长时间不凝结硬化等问题。导致60~70年代一段时间灌浆料外加剂的研究与应用停滞不前,有的规程和规范甚至制定了限制灌浆料外加剂使用的条款。尽管如此,在60年代末70年代初还是出现了一些有价值的外加剂研究成果。如1966年,**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成功研制处了以微量有机材料三乙醇胺与无机材料复合的符合早强剂和喷射灌浆料用速凝剂(红星I型速凝剂)等。
高性能灌浆料外加剂将逐渐成为市场主要产品接枝共聚型的聚羧酸类外加剂,其优异的性能已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目前,这类新型的高性能灌浆料混外加主要应用在我国一些大型桥梁工程、水利工程、隧道工程,而产量大地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浆料、青岛灌浆料应用聚羧酸类外加剂所占比例还很小。聚羧酸类外加剂,国外已有第四代产品。由于起点不同,加之一项新技术出来,应用技术的研究需要一段时间,接枝型共聚物与传统的缩聚型外加剂不同,接枝的质量高低,其性能差异很大。发表的研究论文,多数认为接枝型共聚物据有促使水泥合理的水化热分布、灌浆料低绝热温升、低收缩、高耐久性。灌浆料减水率大是接枝型共聚物的一大特点,但产品性能差异很大,有的产品灌浆料、青岛灌浆料减水率可以高达35%以上,有的产品灌浆料、山东灌浆料减水率仅有25%左右。清洁化生产,无三废排除,也是聚羧酸系减水剂的一大特点,符合正在实施的环保、节能的可持续发展国策。我国真正进行接枝共举行外加剂生产的厂家不多,多数厂家都是用进口的接枝共聚物处理后进入市场。因此,技术含量不高,加之母体本身也不是性能十分优异的,所以进入市场的产品竞争力不强。从灌浆料外加剂研究的角度分析,走接枝共聚是必由之路。扩大应用接枝共聚性灌浆料外加剂的关键是应用技术要跟上,产品行能要稳定。
灌浆料的技术特性:
具有自流性好,快硬、早强、高强、无收缩、微膨胀;无毒、无害、耐老化、对水质及周围环境无污染,自密性好、防锈等特点。
▲早强高强 浇注后1-3天强度高20-50Mpa以上,缩短工期。
▲自流态 现场只需加水搅拌,直接灌入设备基础,砂浆自流,确保无振动、长距离的灌浆施工。
▲微膨胀 浇注体长期使用无收缩,保证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基础与基础之间无收缩,并适当的膨胀压应力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抗油渗 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提高10%以上,成型体、密实、抗渗、适应机座油污环保。
▲耐久性 200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环境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
▲耐侯性好 -40℃~600℃长期安全使用
▲低碱耐蚀 严格控制原材料碱含量,适用于碱-集料反应有抑制要求的工程。
灌浆料适用范围应用范围
灌浆料主要用于:地脚螺栓锚固、飞机跑道的抢修、核电设备的固定、路桥工程的加固、机器底座、钢结构与地基怀口、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栽埋钢筋、混凝土结构加固和改造、旧混凝土结构的裂缝治理,机电设备安装,轨道及钢结构安装,静力压桩工程封桩,墙体结构的加厚及漏渗水的修复,各种基础工程的塌陷灌浆以及各种道路、桥梁、隧道、机场等抢修工程。